响石潭
医学硕士,不为良相则为良医,不为良医则为良相。
中医基础
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
“治未病”一词首见于《内经》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说:“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”。这一思想奠定了中医预防医学的理论基础。《难经》、《金匮要略》承《内经》之旨而发挥之,使中医预防理论备受后世重视,日臻完善。
“治未病”的含义,一般认为即防患于未然,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。然细究《内》、《难》之旨,仲景之义,其义深,其涉广。以下试析之。 治未病之“治”,多释为预防和治疗。就《内经》所论,“治”之含义所涉多个方面:①治疗、医治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曰:“善治者,治皮毛,其次治肌肤”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说:“先病而后逆者,治其本”。②治理、管理。如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所说:“脾者,土也,治中央”,即治理之意。③调理、调养。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说:“一曰治神,二曰知养身,三曰知毒药为真”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,故寿命无穷,与天地终,此圣人之治身也”。所谓“治神”、“治身”之“治”,皆调理、调养之意。④条达、调顺。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所说:“坚成之纪……,天气洁,地气明,阳气随,阴治化,燥行其政”。⑤安定。《灵枢·五乱》说:“何失而乱,何得而治”。 “未病”的意义有:①无病。②病欲发而有先兆。③病之初起。④既病而尚未殃及之地。⑤病将愈,有可能出现的遗复。 治未病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,在疾病的预防和诊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。 无病之时重调养。《内经》基于对生命活动规律的观察及疾病过程的审察,制定了相应的增强体质,减少疾病发生的原则和具体措施。根据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之旨,未病之时,治未病思想主要表现在二方面。其一是通过日常调养以增强正气抗邪能力。具体措施有:积精全神保养精气;顺应天时调和阴阳;饮食起居有常,劳逸适度;药物防病及针刺导引,强身健体;形体运动,增强体质。这些措施都是在一定原则指导下达到增进健康,防止疾病发生为目的。其二是避免邪气的侵害。避免邪侵是减少疾病发生的主要方面。根据邪气的来路,外则在日常起居作息、衣着饮食上进行调摄;内则和阴阳,节喜怒,防病之内生。 欲病之时治其先。当病即起而未发时,常有先兆,此时急当治之以制其发病自先。很多疾病,病虽未作,其机已蕴藏于内,蓄势待发。内既有变,外必有现,故详细审察,必会发现一些征兆,如抓住此机及早治疗,即可防患于未然。如中风病,往往起病急骤,病情较重,甚则危及生命。但在病发之前,常有头晕、头痛、肢体麻木、力弱等先兆,因此,重视先兆症的观察,并积极进行治疗,是预防中风病发生的关键。 病初未盛早诊治。任何疾病初起之时,病位较浅,病情较轻,病变局限,治易取效。久则邪气深入,病情加重,病变传移,治之不易。故“上工救其萌芽”,即强调治疗应及早进行,使病在“极精极微”之时得以治愈,从而避免病情加重。 既病之后安它脏。疾病已经发生,辨证治疗除注意病所之外,还应根据脏腑、经络、气血、肌表官窍之间的相互关系,疾病过程中的传变规律,预见其发展趋势,除针对性治疗之外,还应采取相应措施,防止病之传变。所谓“见肝之病,当先实脾”即指此而言。 病将痊愈防遗复。有些疾病通过治疗,邪去正复,渐趋康复。但此时如调养不当,则往往会出现复发或后遗。如外感热病后期,过食或劳累可致热复,《内经》有“食复”、“劳复”的记载。此时应根据不同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,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,以及善后治疗,则可防止疾病的复发和后遗症的形成。 |